今年下半年最重要的会议已召开配资行业查询,主题是供给侧改革2.0(即反内卷)。这次会议的决议内容与我们每个人的就业、饮食、住房及未来财富息息相关。
其中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关键点——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城市工作会议历史上仅有四次,而本次会议可视为第五次。上一次会议在2015年召开后,国开行牵头推进地方棚户区改造,带动了资本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阶段性繁荣。
本次会议召开后,我国股市与人民币汇率持续上涨,为何说这是今年下半年最重要的会议?
另一个关键在于中财委牵头。中财委的前身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(2018年前)。自2020年起,中财委陆续牵头推进国家经济内外双循环、碳中和与碳达峰、统一大市场,以及本次的反内卷(即供给侧改革2.0)。
那么,究竟什么是反内卷或供给侧改革2.0?简言之,我国下一阶段将切换新的发展范式。我们都知道内卷有诸多弊端,为何此时推出反内卷与供给侧改革2.0?
当前,美国正扰动全球经济,破坏各地区能源与商品供给。若中东局势进一步恶化,当地“小霸王”或拉拢周边产油国,未来中东石油安全将如何保障?
与此同时,部分国家逆民意的关税政策将影响多地——例如某地区宣称对美国零关税,这意味着美国商品将零关税进入该地区,改变区域商品供给格局。
而我国是全球重要的生产与商品大国。若持续内卷,企业盈利长期低迷甚至亏损,能源、物流及供给端的变化可能导致企业像史前恐龙一样,完全无法适应市场环境变化。因此,提升我国经济与企业的活力和弹性至关重要。
第二,什么是内卷?美国作为消费国,刺激经济的方式是直接给民众发钱、拉动消费;而我国作为生产国,逻辑不同——我们通过央行投放货币至企业与地方,促进生产、扩大规模。
例如,一家公司今年盈利10万元,若明年想盈利20万元会怎么做?扩大一倍产能。当经济下行时,所有企业都如此操作,市场商品供给将大幅增加。商品供给激增、同质化竞争加剧时,企业为消化多余产能会如何应对?选择降价。降价虽能保障当前销售,却透支了老百姓未来几年的购买力。
这将导致企业盈利困难、老百姓钱包被掏空的现状,并进一步影响就业市场,形成恶性循环。若内卷能提升国际声誉或竞争力倒也罢了,但实际情况往往适得其反。
美国发现我国商品价格低廉,便加征50%关税——若加征50%,其国内通胀将直接攀升。你以为美国不敢?结果它加征了51%,而我国商品价格仅上涨10%,美国竟认为“没问题”。
从逻辑链条看,我国老百姓辛勤工作,某种程度上成了美国“大漂亮法案”推进改革的筹码。同时,我国商品价格低廉,欧洲市场也难以接纳——目前我国电动车已占欧洲市场超30%份额,若持续扩张,欧洲百年赖以生存的宝马、奥迪、奔驰等企业将面临裁员。
一旦欧洲核心产业地位受冲击,其可能认为“未来五十年、一百年无法保持全球主要消费经济体地位”,进而沦为二流国家,这对我国也绝非好事。此外,若我国老百姓钱包被掏空,对东南亚的购买力将下降,美国在东南亚的主导权将进一步强化。
因此,在当前阶段,我国通过重要会议决议正式启动反内卷。需要强调的是,本次反内卷需“矫枉过正”。
许多人会问:本次反内卷(即供给侧改革2.0)能否成功?回顾上一轮供给侧改革1.0,我们曾取得显著成效——2015-2018年,房地产价格上涨,经济保持良好增速。但与上一轮不同,当时外需出口持续增长,房地产价格也持续上行。
尽管当前面临诸多困难,我仍保持乐观:目前企业库存处于较低水平,若能启动补库存周期,叠加美元即将进入降息新阶段——降息周期将推高通胀、增加流动性,我国或可借助美国降息与货币扩张周期,在商品价格上实现突破。
本次反内卷至关重要,可从最新PPI数据窥见——PPI同比-3.6%。这意味着,若去年囤购原材料至今未加工生产,已产生亏损。因此,我们必须千方百计推动PPI转正。
市场规律是“买涨不买跌”:若原材料与产品出厂价格持续下跌,试想:若每年iPhone新品降价10%,还会有那么多黄牛排队吗?还会有那么多人追逐商品吗?市场本质就是买涨不买跌。
当市场对未来形成良好预期(如预期白酒、粮食价格上涨)并开始大规模囤货时,经济将逐步回暖。更重要的是,当前全球两大经济体暗中角力,我国正通过制造业生产范式2.0改革,应对美国“大漂亮法案”及全球关税贸易壁垒的政策对决。
简言之,美国作为消费国,通过“时间轴”将未来收入提前兑现配资行业查询,相当于提前决战;我国则通过“空间腾挪”重新定义商品价格。
千层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